独家采访

dutch versionchinese version
更新时间: January 15, 2015 更新: 编辑部

《中国好舞蹈》2014年度冠军古力米娜麦麦提专访实录

2014年12月18日晚,国务院侨办和新疆自治区外(侨)办组织的“文化中国•魅力新疆”艺术团慰问演出开幕之前,此次与艺术团同行的舞蹈艺术家、2014年《中国好舞蹈》年度冠军古力米娜•麦麦提接受了华侨新天地的独家专访,就《中国好舞蹈》、新疆舞的特性、生育之于舞者、少儿学习舞蹈的建议等方面的议题做出了深度解析。

 

记者:你是第一次来荷兰吗?对荷兰的印象怎样?

古力米娜:是的,我是第一次来到荷兰,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鼻子)特别舒服,空气清新,呼吸特别舒服,可能是刚刚离开苏里南、乌拉圭这样的热带国家,到酒店的一路上,我也一直在观察,看到一些风车,看到一些小房子,它是一个农业特别发达的国家,但是它又干净又温馨,我对它的印象特别特别深刻。

 
记者:《中国好舞蹈》是你的成名之地,对于目前国内流行的电视选秀节目,你个人觉得它促进了更多的个体机会,还是让舞蹈圈里的竞争机制被娱乐化?

古力米娜:在全国知名的舞蹈大赛很多,像桃李杯舞蹈大赛,也称之为中国舞蹈界的“奥斯卡”,荷花杯舞蹈大赛、CCTV舞蹈大赛等,都是舞蹈界水平最高的最专业的大赛,那么《中国好舞蹈》的出现呢,去年名为“舞林争霸”,也就是美国的“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今年是在浙江进行,我觉得这个比赛对舞蹈界做出了刺激性的推动。它首先通过这种选秀类节目让更多的观众去了解舞蹈,去看舞蹈。以往在国内文艺界里“舞蹈”的位置偏低,呈现在电视银幕上一般都是“大伴舞”这种形式,没有舞蹈的分类,所以《中国好舞蹈》让更多的观众去了解“舞蹈”,了解我们这些舞者背后付出的辛勤的汗水,通过每一次舞种的比拼,每一次舞种的变化来真正地认识我们这些舞者,它起到了广泛传播的作用。

对于我来说,个体的机会肯定会很多,参加完这个节目,有更多的人认识了我们,但是不会像你所说的让舞蹈圈被娱乐化,专业的舞蹈还是会按照它的专业发展,只不过是让舞者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让更多的观众了解我们。

像之前我参加过2次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包括全国舞蹈大赛、CCTV舞蹈大赛等等,这些大赛我都获过奖,还有第五届韩国首尔国际舞蹈大赛铜奖,第八届罗马舞蹈大赛现代舞第一名等等,但是这些成绩呢,大概只有我们舞蹈界的人知道,但是真正的要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知道的话,我们需要像《中国好舞蹈》这样的平台。

记者:就我所知,舞者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形态艺术家,本身这个职业有极其苛刻的地方,比如身材,在国内,诸如杨丽萍这样的顶级舞者,她们都是选择为艺术献身,没有生育,你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这里头是不是有些你的潜在愿望,譬如你以后会回归到老师的身份,而不会走职业舞者的道路?或者你已经化解了生育和舞者之间的矛盾?

古力米娜:第一,我个人认为生育跟我们的专业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有了生育(的经历)以后,我觉得在舞蹈情感表达的方面,比其他没有生育过的舞者会掌握得更好。可能有些舞者会害怕身材变样,而选择不生育。但是我觉得这个没有太大的影响,很多很多舞者,包括国内外很多的舞者,包括我的老师,包括美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芭蕾舞家,还有我一个德国的师姐,都是生育后继续站在舞台上,反而生完孩子再去跳舞的时候,再去听音乐,再去动的时候,那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没有任何的关系,至于身材我觉得是靠自己控制。

第二个问题,我在参加《中国好舞蹈》时是以老师的身份,我也没有想过这个电视节目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开始自己其实并不是很想参加,因为我毕竟自己是个老师,还身为母亲,说实话一开始参加比赛时单位工作特别忙,而我的目的不是当明星,走商业道路,或者走职业(舞者)的道路。在参加好舞蹈之前,我一直是好几种身份:母亲、妻子、教师、演员,还有编舞,因为是我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编导教研室的老师,我觉着这些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路去发展,相互不影响。我还是会选择自己的职业,还是会当老师,我热爱教育事业,我喜欢舞蹈的教学,可能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有机会的情况下,我还会更多地展示我的舞蹈。有机会我还会去编创,可能我还会做科研,但各个方面我觉得相互都不影响。教师这个行业我肯定是不会丢的,所以我主要是在(教师)这个行业发展。

记者:能歌善舞的新疆民族,这个“能歌善舞”作为民族特质,给予了新疆舞极大的认知度,但是它削减了个体标识,就像米娜你,你的外貌,一出来就是新疆舞的范儿,或者不管你跳什么,别人都觉得你是跳新疆舞,这种既定概念会让你的演绎偏于单一,偏于原生态。这个问题你如何破解?

古力米娜:民族当代舞,到第二关的时候我跳的是当代舞,当时没有任何民族舞的痕迹,跳得非常到位,我(在金星组)第一个晋级,而且我最终拿到冠军,就是那个现代舞给我加很高很高的分。包括我的很多粉丝、或者我的老师和学生,他们看到我的现代舞,都觉得非常有突破。大家万万没有想到,因为就是像你说的这样,大家都有这种观点:新疆舞者她就是跳民族舞的,动动脖子那样。但是通过那个现代舞的表演,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不只是民族民间舞,现代舞我们照样跳得好,所以我觉得有你说的这种观点的人他可能只看了决赛,我第一支舞,金星老师选择的是原生态的舞蹈,第二支选择的是当代的维吾尔族舞蹈,但是之前半决赛的时候我已经跳过一个美国版的现代舞,完全是现代舞!在那个舞蹈里,你只能看得出来我是一个外国人,没有任何民族舞的痕迹。所以这种“现象”可能是个人的观点,但是从头到尾看比赛的人不会这么想,我觉得《中国好舞蹈》给我的最好的平台是让我展示了我的综合能力。无论是爵士舞也好,街舞也好,现代舞也好,到最后我觉得我赢就赢在了不只是民族舞,现代舞也跳得特别好。包括我的老师,北京舞蹈学院的老师,他们都这么评价我,我很全面很综合。所以我冲刺到最后,那个现代舞给我加了很多分。所以网络上的那些评论,我觉得是他们可能只看了决赛,没有看前面的部分。当然你说得也很有道理,大家都觉得以往新疆舞者一直跳民族民间舞,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没有办法,比如我们从新疆到内地去表演时,因为我们是新疆的,大家可能更多的想看到我们新疆的民族歌舞,所以大家会“命题性”来让我跳新疆民族舞。所以就在这种“循环”之中给大家的影响就像你说的这样。其实在新疆很多舞者会很多民族民间舞,包括朝鲜舞、蒙古族舞、汗族民间舞、现代舞、爵士舞、街舞、踢踏舞等等其他舞种跳得好的真的很多。

记者: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蹈是否也讲究童子功?目前在荷兰本土也有大量学习诸如芭蕾舞的儿童,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你对儿童学习舞蹈有什么建议?

古力米娜:我觉得你说得特别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确实是需要“童子功”,我进入专业训练是11岁半,然后一直到现在已经有16年多了吧,但是在进入专业训练之前,包括我女儿小娜姿,等到她5岁以后我肯定也会把她送到一些舞蹈学校,目的有两种,第一就像所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发育的时候能够塑造一个良好的形体,第二有些孩子可能特别热爱舞蹈,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去感受艺术,不光是舞蹈,不管是什么类别,都可以去感受。尤其是在学舞蹈的过程中,对于很多年龄小的孩子,在国内很多少儿培训班可能过多要求一些基本功的训练,比如说软开度、竖岔、劈岔等等,我作为舞蹈老师,我觉得在少儿舞蹈阶段不能要求太苛刻、太残酷的专业性的训练,比如压腿啊压岔啊会让孩子心灵受伤。包括我小时候也是,一开始特别喜欢,很开心。第一天去的时候,老师一压劈岔,我第二天就没去。所以我觉得少儿舞蹈是让他们感受舞蹈的快乐,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舞蹈的疼痛,然后等到他在真正选择舞蹈作为自己专业的时候,等到合适的年纪,进入专业训练的时候,再提专业的要求。

greeting

摄影/摄像:万里  记者:卢雅娟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