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雅口吾言

dutch versionchinese version

那个孩子教我的事

今天我度过了属于我的第六个母亲节。长子今年六岁, 这个年纪的孩子懵懵懂懂,却又偶有妙语,日常中我总是喜欢把他说过的那些有意思的话记录下来,如同收藏他掉的第一颗乳牙,这些微小的事与物,总会因为我们盛大的装载,而丰沛我们生命之旅的记忆行囊。 做为母亲,我们自然有各自的不易,孩子天真也妄为, 我常常如此感慨:纵然是自己...

更多详情 »

铁皮香蕉

小时候我最怕去打预防针 ,我觉得那属于没病找疼的事儿!去卫生所的一路上,我必然哭哭啼啼,赖地不往,像极一头倔强的小蛮牛,遂被我妈拽着去,被我爸拖着往。 当针头扎入我的手臂,我多半会飙泪大叫:“我恨你们这些坏人!……” 这些闹腾腾的往事,后来回忆起来颇为可笑。直到自己也做了母亲,更生感叹,想来有些爱就像疫苗针一样:...

更多详情 »

健康的失望

栏目开办至今,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读者是近几年从中国远道而来的劳工朋友。

更多详情 »

不痒之养

本篇还是老家那点事儿。 我有一个街坊,是一个善良的阿姆, 所有的子女都在意大利,现时欧洲经济不景气,自然连累到子女的生计,阿姆是典型的家庭主妇, 她老公也待业在家多年,靠子女供养的他们,日子也过得有点紧巴。 今年上半年阿姆的儿子在意大利结婚了,在国外结婚据说都是稳赚不赔的,要是朋友多,人情收入便颇丰厚。 ...

更多详情 »

更多雅口吾言(专栏)

回家

月前我回国洽事儿,也匆匆回了趟老家。 我老家在温州,温州是著名的侨乡,所以我老家那头也许正住着你的亲人、朋友。 “侨乡”听起来是一个很昌盛的词汇,可是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极其荒凉的字眼。 为什么?侨乡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出了国,而又留下了他们年迈的父母。 子女孝顺且有钱的,倒是能一年几探父母,要是子女...

更多详情 »

伤城

本文含有病理性词汇, 可能会引起您情绪不适,请不要在进食前后阅读! Normal 0

更多详情 »

一盘“吵”菜

餐馆作为荷兰华埠的支柱产业,其内汇聚了绝大部分生活在荷兰的华人。 我学生时代的第一份兼职工作便是在中餐馆做周末帮工。 那两日可谓让我“痛并快乐着”,餐期的时候餐厅便幻如战场,端盘送酒,人人都疾步奔走。 经过一个餐期的“ 恶战”,大约到了晚上9点, 咱们一群兼职小时工就能去厨房吃晚饭了,而那一顿晚饭总是...

更多详情 »

我当她结婚对象!她当我酒肉朋友?

读者小王近日给我们栏目来信,说起他的感情事,寻求开解和帮助。 小王是一名劳工,高中学历,今年28岁,来荷兰务工已4年,半年前他在QQ群里认识了现在的女友小英。小英现年21岁,跟父母移民荷兰有5年之久。小英现下还是一名在读大学生,性格比较开朗外向,喜好交际,这让成家心切...

更多详情 »
金莲记

金莲记

人到中年,性无觅处。绝大部分夫妻之间也渐而出现审美疲劳,对性事开始变得疏离,所致情感也变得麻木。

曾经爱情让彼此忘却时间,而今时间却让彼此忘却爱情。

很多中年人仅是维系表面的夫妻形象之和谐,不少人在暗地里...

更多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