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能用打折码更便宜地买到心仪的商品,相信不少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打折码。也正因为市场对此需求巨大,所以目前市面上就有不少的网站专门提供这些打折码和赠券码来进行促销。但问题是,使用这些打折网上提供的打折码,您真的会更划算地进行网购吗?
通常来说,网络商家都会经常给出“每单10欧打折”,“全场20%打折”以及“免费包邮”这样的打折码来吸引顾客去他们网店消费。有专门的调查就去验证这类号码是否能够真的有利于消费者,以下就为读者们一一讲解一下。
号码有问题
目前有大量的这类促销码充斥网络,但调查显示,即使是那些写着已经经过验证的促销码,也大多数是无效的促销码。同时即使消费者已经按照了网店要求的下单最低额,很多促销号码也是不能用的。通过进一步的验证,调研人员发现这些号码要么是无效的,要么就是只限于新顾客,而已经网购过的回头客是无法享用的。
定义不一样
不少网店都对减价促销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说打折码是kortingscode,而打折优惠则是korting或者actie。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假如顾客想使用打折码,就必须要在结账步骤中输入了相对应的有效打折码(当然前提是这个打折码是有效的,您的订单也符合促销活动的要求)。假如一个打折码不行,则还能尝试另外一个。
促销还是打广告?
其实大量的提供免费打折码的网站,充其量提供的就是一个导向某个品牌网店的链接,因此对消费者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而某些知名网店,例如Zalando本来就提供“免费包邮和退货服务”,Bol.com向来就是“凡购满20欧免邮费”,而这两家一直都是如此做法。不管用不用打折码,网店的规章制度都已经规定好了,那为啥打折网还老用打折码来迷惑消费者呢?
真的是三赢关系?
根据其中一个打折网的逻辑来解释,假如消费者真的使用了“有效”打折码进行了购物,这当中消费者得到了优惠,网店增加了销量,提供打折码的网站可以从中收取中介费。
但是,一旦打折网上面的打折码都大多没效的话,也就是说消费者其实从中没得到优惠的话,最终获益的只有这帮网店和打折网。对于某些大型或知名网店来说,打折网老迷惑消费者去光顾该品牌网店,主要目的也就是帮助网店得到更多的访客。而他们之间假如有合作关系的话,每一个通过打折网而浏览网店并落实购买的消费者都是打折网所依靠的生财工具。根据调查,Bol.com,H&M以及Wehkamp从来不跟第三方打折网合作去提供打折号。而Zalando的话则还是有可能从打折网上找到打折码来拿优惠,而Coolblue则在自家网上标明他们是不对外给出通用的打折号,因此消费者也不用费劲去找了。
打折网之外还有优惠门票网?
除了以上提到的打折网(Kortingscodewebsite)以外,荷兰还流行使用优惠门票网(Veilingwebsite)。这些优惠门票网通常是为那些找活动安排的消费群体而设,比如桑拿优惠票、全家游乐园票以及度假套餐等等。总的来说,作为消费者不能因为Google或者被打折网所充斥的广告套路和迷人的打折而迷惑,每次从打折网看到了打折,应该先单独看看该网店或者其他网店的价格,自己多做比较。根据消费者协会的经验和以往的调查显示,很多时候还是最终直接跟终端的商家或网店购买,而并非通过中介(比如这些售卖优惠门票的网站)来购买更加实惠。因为很多时候,这些门票网也会用消费者已经熟悉了的抬高实际价,然后亮出打打折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精明打折五部曲
1.无论是打折网还是优惠门票网,都要先看看终端商家的官网,看看实际价格到底是多少。
2.查看一下,究竟网店自己有没有标明是会对外提供打折码来做促销的。
3.假如您找到了打折码,在下单结算前一定要确认折扣都已经计算在内。
4.如果您是通过优惠门票网来购买周末节目类票的话,别忘了检查票号的有效日期。
5.自己多做一个比价,验证打折网上的广告是否真的是最便宜,别忘了要把邮费或预定费都算在内。
6.假如您是经常在某个网店购买的话,还是订阅其官网的邮件(nieuwsbrief)或者注册用户名比较好。
大众消费者小贴士
车保地址 据调查,汽车保险公司会根据顾客购买汽车保险登记的家庭住址信息,来调整实际收取的保险金金额,不同的地址或者门牌都能导致不同的保险金额。比如保险公司Generali和Reaal的车保,即使是住在同一条街的人购买车保,不同的房子门牌号也能有不同的保险金差别,这当中差别有40%之多。而根据一个独立调查显示,车保公司Generali对于阿姆斯特丹那些有特殊门牌后缀的地址,比如“90A”,则会多收218欧保险金。但是,根据个人隐私保护法,保险公司是不能单凭数据分析就以此来定价的,同时他们也必须要为定价做出解释,而不能像现在一样不清不楚。保险公司Reaal就表示,从2018年开始将停止使用这种不同门牌号码收取不同保金的做法。
|
华侨新天地独家编译,媒体转载需授权。